俗话说“岁寒三九”,今年的降温似乎有点着急,才刚二九就断崖式降温,看看这一片深蓝深紫的,40岁以上人群千万要当心了!一定要用好三九灸!
寒冷的二九天
在这“速冻”的二九第一天,各位灸友一定要多多关注家中老人的心血管问题,因为有研究表明,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数比夏季多41%,其中大多是老年人!
除此之外,大家也要提高警惕,避免以下这些疾病和器官出问题。
1、血管遇冷易变脆
冬天是心脑血管的“魔鬼季节”,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痉挛,血压波动性增大,导致脑出血、脑梗死等增多。
有心脑血管问题的灸友,这几天一定要艾灸:心俞、膈俞、膻中、气海、合谷、内关、血海、三阴交、太冲,活血化瘀,保养血管!
2、心脏最怕温差大
3、冬季雾气最伤肺
冬季清晨雾气浓厚,寒冷、干燥的空气经过肺才能进入人体,此时不加以防护,很容易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,还可能落下病根,导致来年复发。
4、鼻子病菌易入侵
鼻黏膜的黏液分泌在冬季会减少,鼻子的“屏风”作用也会减弱,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,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几率。
针对此类问题,出门在外口罩一定要戴起来!
5、胃代谢会变慢
冬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。天气寒冷,胃本身就有些倦怠,如果食用过冷、过生、过硬的食物,会给胃带来额外负担。
如果有此类问题的灸友,请戳历史文章《十个胃病,九个寒!三九灸=“天然胃药”,胃痛、腹泻、消化不良有奇效!》
6、耳朵御寒力最差
耳朵、鼻子、手、脚都处于神经末梢,血流量少,到了寒冬格外怕冷。如果耳朵暴露在外,甚至会有“冻得头疼”的感觉。
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保暖细节,帽子、手套都得戴严实了。
冬季室内外温差大,一进一出很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,出现急性心肌缺血,诱发心绞痛,甚至心肌梗死。
有心脏问题的灸友,一定要慢慢进出,可先进门一段时间后再开空调。
二九补一补
那面对这么多潜在的疾病和极冷的天气,该怎么保护好自己呢?
其实“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”,虽说今年的二九天有寒潮的加持变得很危险,但同样也是一个补身体的好时机。
中医认为,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,此时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,发挥滋补功效。
因此,大家可以多喝点热粥,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“腊八粥”的习惯,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。
此外,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、益精养阴的芝麻粥、消食化痰的萝卜粥、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等。
还可多吃点温性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猪腰等,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;黑芝麻、黑木耳、黑豆等黑色食物多能入肾,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。
要注意的是,在进补时,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,最好先做引补,就是打好基础。
一般来说,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、花生仁加红糖,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,用以调整脾胃功能。
二九灸养阳:肾气就是你的底气!
那除了以上这些注意点,在整个二九天(2020.12.30-2021.1.7)期间,还要始终贯彻一条养生重点:养肾补阳!
冬至后的第二个九天,是二阳出生的意思,天道之阳开始成形,生命开始孕育。
这初生的阳气虽在缓缓成长,却犹如幼苗萌芽或新生儿出生,需小心呵护,精心调养,才能生长壮大。
所以肾脏——作为阳气的发源地和储存阳气的大本营,就需要在这二九天好好呵护了!
它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,又要为来年开春贮存一定的能量,而这时人汗出较少,摄入的营养物质容易贮藏,食欲也旺盛,因此正是补肾最好的时节。
正如中医古籍《内经》所说:“故藏于精者,春不病温”,也就是说冬季补肾,能使“精气”储存于体内,到春天就不会患病了。
因此,三九中的“二九”养肾至关重要!